
2025NBA選秀懶人包:模擬30順位全解析!Cooper Flagg狀元不變、誰是最大黑馬?
從幾乎無懸念的狀元大熱門Cooper Flagg,到潛力未爆發但具備「賺到感」的黑馬新星們,這份完整模擬選秀懶人包不只讓你看懂誰被挑走,更帶你理解每支球隊背後的戰力佈局邏輯。MBM娛樂城將依照順位解析、需求優先與潛力優先兩版本對照,幫你一次掌握2025NBA選秀30位首輪潛力新星的價值、定位與選秀邏輯。
2025NBA選秀順位1~5名
狀元沒懸念?Cooper Flagg 進軍小牛,接棒 Doncic 開啟新時代
預測順位:No.1 達拉斯小牛(Mavericks)
選秀人選:Cooper Flagg(SF/PF,杜克大學)

在Doncic被交易後,小牛得到了這份「天降狀元籤」。而18歲的Cooper Flagg,幾乎是沒有懸念的第一順位,他能灌籃、能防守、能投外線,進攻手感加上無死角防守,讓人直覺聯想到「白人版 Kawhi Leonard + Scottie Barnes」。重點是他強調「打球態度比天賦重要」,直接對標Doncic被批過的問題。
最成熟的狀元天命之子,同時也是形象重建的吉祥物。別懷疑,小牛進入 Flagg 時代。
馬刺第二順位如何選?射手Knueppel搭檔Wemby最合拍
預測順位:No.2 聖安東尼奧馬刺(Spurs)
選秀人選:Kon Knueppel(SG/SF,杜克大學)

馬刺這一順位可以說是「輕鬆選爽的」。後場已有 Castle 與 De’Aaron Fox,內線有 Wemby,這時候配上一個全美最穩的射手 Knueppel 正好填補空缺。他三分命中率近65%,還能打無球、防守、傳導,是那種你交給 Popovich 就會立刻變成系統球員的類型。
工具人型神射手,沒在爭一哥但最懂團隊。Fit度滿分的角色球星首選。
費城該賭天賦嗎?Ace Bailey成為新世代PG之後的雙翼未來
預測順位:No.3 費城76人(76ers)
選秀人選:Airious Ace Bailey(SG/SF,羅格斯大學)

Paul George 年紀大了、合同沉重,76人需要一個「下個十年的側翼主力」。Ace Bailey 是個充滿爆發力的側翼,跳投姿勢流暢、轉身切入流利,是那種你給空間就能自己得分的主攻手。雖然他的投籃選擇與穩定度還需雕琢,但以 18 歲的潛力來說,他是值得養的未來主力。
潛力取勝的搖擺人選擇,是PG接班?還是下個 Andrew Wiggins?看發展環境。
第四順位大驚奇?Dylan Harper滑落讓黃蜂撿到寶
預測順位:No.4 夏洛特黃蜂(Hornets)
選秀人選:Dylan Harper(PG/SG,羅格斯大學)

Dylan Harper 是這屆選秀的「大號控球後衛」,身高6呎6但打起控球像是左手版的James Harden。雖然目前控球穩定度有待加強,但他的擋拆視野、得分技巧和身體素質絕對是一線球星規格。搭配 LaMelo Ball 可望形成新雙核。
爵士補上最爆的運動力新星!Edgecombe能成為球隊看板嗎?
預測順位:No.5 猶他爵士(Jazz)
選秀人選:VJ Edgecombe(SG,貝勒大學)

Edgecombe 是最炸的那種側翼,突破第一步快得離譜、轉身暴扣如吃飯。他在FIBA國際賽的表現讓各隊注意到他有「改打控球」的可能性。爵士目前後場缺乏明確的建隊核心,Edgecombe雖然技術粗糙,但潛力難以忽視。
天賦派代表,還沒練好但可以先衝先打,走 Anthony Edwards 式爆發路線。
雙塔組合新模板?Khaman Maluach 成為巫師禁區守護神
預測順位:No.6 華盛頓巫師(Wizards)
選秀人選:Khaman Maluach(C,杜克大學)
在去年選進 Alex Sarr 之後,巫師還是對於禁區有點不放心,直接在今年選進7呎2的馬路阿奇(Maluach),打造「雙塔防線」。Maluach 是那種你一靠近禁區就會想繞路的防守型中鋒,蓋火鍋、卡位、延誤擋拆都做得一板一眼,加上身高臂展條件頂尖,成為巫師重建的重要拼圖。
如果你覺得「雙塔」是過時配置,那巫師就是準備用這組防守擋住你的嘴。
Brandon Ingram走後的接班人?Tre Johnson 成為鵜鶘新箭頭
預測順位:No.7 紐奧良鵜鶘(Pelicans)
選秀人選:Tre Johnson(SG,德州大學)
今年交易走 Brandon Ingram 後,鵜鶘側翼就少了一個能自己打的得分點。Tre Johnson 就像是設計好要來接班的,一個能自己投、能拉開空間、節奏變化很細膩的得分後衛,雖然防守端還要調教,但他的「搶分意圖」跟新世代2號位的特質很match。
Ingram 走了沒關係,Tre Johnson 是鵜鶘下個「最強小分」。
真.缺1控球!Jeremiah Fears 進駐布魯克林當指揮官
預測順位:No.8 布魯克林籃網(Nets)
選秀人選:Jeremiah Fears(PG,奧克拉荷馬大學)
籃網這季一整年都在試錯──先是Ben Simmons,再是Killian Hayes,連D-Lo都短暫回鍋,結果還是沒穩定控衛。Jeremiah Fears 是進攻節奏明確、能自己殺進禁區、又有投射意識的純控衛,在現在NBA控球越來越吃身材的時代,6呎3的他夠硬也夠快。
別再東拼西湊,Fears 是能讓籃網回到正常節奏的「正牌控衛」。
前場缺肌肉?Derik Queen 為暴龍帶來正面硬度
預測順位:No.9 多倫多暴龍(Raptors)
選秀人選:Derik Queen(C,馬里蘭大學)
Scottie Barnes 跟 Brandon Ingram 雖然位置都能打內線,但暴龍禁區就是一直被打爆。Derik Queen 的進攻技巧細膩、能背框單打,也能外拉,最重要是他「願意卡位、願意對抗」。比起只是身高的禁區長人,Queen 更像是那種會主動找你身體對撞的狠角色。
技術派大隻佬,有時候就是比跳跳人更能幫球隊站住位置。
彈跳加爆發兼具,Kasparas Jakucionis 打造火箭未來主控
預測順位:No.10 休士頓火箭(Rockets)
選秀人選:Kasparas Jakucionis(PG,伊利諾大學)
火箭現在擁有 Amen Thompson、Jalen Green、Fred VanVleet 這一掛人選,但Fred合約將屆,Amen更像combo guard,純控衛缺一枚。Jakucionis 是那種「球商比爆發力更吸睛」的組織型控衛,傳球視野開闊、節奏控制得宜,打球超級成熟,是歐洲控衛那種「不怕被壓」的類型。
火箭有夠多飛人,該有一個能穩住節奏、餵好大家的控球了。
BYU長人 Egor Demin 加盟拓荒者,拉高後場尺寸上限
預測順位:No.11 波特蘭拓荒者(Trail Blazers)
選秀人選:Egor Demin(PG/SG,BYU)
拓荒者的後場已經有 Scoot Henderson 跟 Anfernee Simons,這順位選個大號控衛聽起來怪怪的?但Demin不同,他6呎9的身高搭配出色視野,可以打多位置、也能側翼協防,還能分享組織重擔,擺在控衛就像新版「高個Lonzo Ball」。
不是要搶掉誰位置,而是拉高整支球隊的操作範圍,Demin是戰術百搭型。
公牛內線改造計畫啟動!Collin Murray-Boyles 強硬補進
預測順位:No.12 芝加哥公牛(Bulls)
選秀人選:Collin Murray-Boyles(PF/C,南卡羅來納大學)
Vucevic 遲早要離開,Patrick Williams 又傷又不穩,公牛太需要一個能搶、能守、能自己打的硬派大前鋒了。Murray-Boyles 正好對味。他有一副能扛禁區的厚身材,移動速度又不慢,屬於能直接上場拚身體的類型,還有不錯的傳球視野,是低調但超有料的「戰將派」。
不華麗但耐操,Murray-Boyles 是公牛前場的「即戰力修補包」。
老鷹再補長人!Joan Beringer 是防守輪轉的保險
預測順位:No.13 亞特蘭大老鷹(Hawks)
選秀人選:Joan Beringer(C,Cedevita Olimpija)
Capela 快走了,Okongwu 又太矮,老鷹前場深度堪憂。來自歐洲的 Beringer 是那種移動速度快、橫移敏捷的長人,不靠體型打人、靠位置站人。他的防守意識與協防路線感極好,像是早期版 Evan Mobley,但更偏向「機動型中鋒」。
老鷹重防守輪轉,Beringer 就是完美拼圖一角。
Carter Bryant 堅實小前鋒,補上馬刺側翼拼圖
預測順位:No.14 聖安東尼奧馬刺(Spurs)
選秀人選:Carter Bryant(SF/PF,亞利桑那大學)
馬刺第一順位補了外線射手 Knueppel,第二支籤則選來偏向防守型的 Carter Bryant。身高6呎8、臂展7呎,能守多個位置、外線也開始有進帳,雖然不是進攻主力,但非常適合在「Wemby體系」當工具人和補位手,是Spurs需要的高效率無球側翼。
Bryant 不是巨星胚,但正是把「Wemby戰術書」寫完整的角色球員。
Thunder 持續囤防守怪胎!Noa Essengue 挑戰OKC輪替
預測順位:No.15 奧克拉荷馬雷霆(Thunder)
選秀人選:Noa Essengue(PF,德國Ulm)
雷霆手上還有 Nikola Topic 這張紅衫籌碼,主力又已經夠滿,這支選秀籤乾脆挑個天花板高的原料球員。Essengue 是「移動派大鎚」,能守內線也能協防側翼,爆發力與橫移優異,跟雷霆的整體高壓防守非常合拍。現在缺的是穩定性跟進攻手段,但OKC完全可以慢慢養。
雷霆有得等、也懂怎麼等,Essengue 是他們最愛那種「怪而值」的新生代。
魔術傷兵警報+外線短板?Jase Richardson 兩大問題一次補
預測順位:No.16 奧蘭多魔術(Magic)
選秀人選:Jase Richardson(PG/SG,密西根州立大學)
魔術季後賽讓 33歲 Cory Joseph 先發控衛,代表後場深度太淺。而Jase Richardson,不只能守能投、外線命中率破四成,還有打硬仗的鬥志,防守對位像小Marcus Smart,進攻則像低配版Malik Monk。當然,他身材不大,但打球超有章法。
魔術該有人來幫忙 Franz Wagner 跟 Banchero 分擔組織,Jase就是那個實用派Combo後衛。
灰狼前場動盪預警,Danny Wolf 是平價保險單
預測順位:No.17 明尼蘇達灰狼(Timberwolves)
選秀人選:Danny Wolf(PF,密西根大學)
灰狼的Randle跟Naz Reid都有可能跳出合約,Carl Anthony-Towns的交易傳聞也未斷,Wolf這種「有外線、能傳球、肯扛內線」的全能前鋒就很合適。他不像主角型球星,但做為戰術支點、擋拆續傳、外圍拉開空間的拼圖,灰狼再適合不過。
Danny Wolf=低調版本的Domantas Sabonis,灰狼怎麼用都不虧。
巫師雙選長人組合!Nolan Traore 搭檔 Maluach 成新生代雙塔外控
預測順位:No.18 華盛頓巫師(Wizards)
選秀人選:Nolan Traore(PG,法國 Saint-Quentin)
巫師前面已選下禁區長人 Maluach,這順位再來個組織後衛剛剛好。Traore有絕佳節奏感與視野,被譽為「歐洲版D’Angelo Russell(早年版)」,傳球創意滿點、防守端拼勁十足。缺點是起伏大,但巫師不急,慢慢養。
雙塔+Traore控場的未來藍圖,巫師竟有那麼點光明可言?
Nets補射手!McNeeley外線與智商雙保險
預測順位:No.19 布魯克林籃網(Nets)
選秀人選:Liam McNeeley(SG/SF,康乃狄克大學)
籃網現在陣容沒射手、沒側翼,連上場的人都不夠穩。McNeeley是3D側翼模範生,6呎8的他有NBA級射程,場上空間感和傳導決策都很流暢,適合搭配各種後場或持球人。即戰力也不差,是那種一進聯盟就能打15分鐘的角色型新秀。
低風險、高適配,McNeeley 是「亂世重建」最實用的那類選擇。
熱火尋求未來控衛?Ben Saraf 展現歐式節奏藝術
預測順位:No.20 邁阿密熱火(Heat)
選秀人選:Ben Saraf(PG/SG,德國 Ratiopharm Ulm)
Heat後場戰力老化、傷病頻繁,Saraf這類「歐洲高大控衛」正好解渴。他身高6呎6、有節奏、有創造力,在德國聯賽打出不錯成績。他的外線還不穩、運動能力普通,但組織與節奏掌控已經頗有味道,像是熱火版的「Mini Goran Dragic」。
歐洲感控衛+熱火文化=潛力翻倍,Saraf適合這樣的養成氛圍。
爵士不想再擺爛?23歲老新秀 Nique Clifford 打得上
預測順位:No.21 猶他爵士(Jazz,來自活塞)
選秀人選:Nique Clifford(SG,Colorado State)
爵士本季已經苦吞聯盟最爛戰績,選秀策略也從「養潛力股」轉向「馬上能用」。Clifford雖然是「超齡」大五學長,但他防守卡位、外線出手成熟穩定,能立刻進輪替。像個「即插即用」的高大3D,完全是Austin Ainge的菜。
想拚勝場,就別再用19歲的半成品試運氣,Clifford能馬上幫忙。
老鷹雙選策略啟動!Cedric Coward 撐側翼深度
預測順位:No.22 亞特蘭大老鷹(Hawks,來自湖人)
選秀人選:Cedric Coward(SF,Duke)
老鷹之前已補中鋒(Beringer),這順位就來補側翼。Coward有7呎2臂展,三分命中率破四成,風格偏無球、能擋能投能守,進可當3D型替補,退也不會成防守黑洞。他季中才轉學Duke,但短時間就打出即戰力。
工具人身手+天生長人胚,Coward是側翼荒漠裡的務實解法。
Pacers準冠軍隊!選 Sorber 打造未來禁區保險
預測順位:No.23 印第安那溜馬(Pacers)
選秀人選:Thomas Sorber(C,喬治城大學)
雖然溜馬主力是後場雙星,但內線其實滿薄的,尤其Myles Turner合約進入敏感期。Sorber雖然季末受傷,但他機動性好、封阻與低位技巧兼具,長遠來看有當先發五號的潛質。如果練出穩定吃餅能力+防守卡位,會很香。
冠軍級球隊選秀,要挑的不是即戰力,是2年後能撐場的球員。
雷霆沒有空位可用?Hugo Gonzalez 是完美外放人選
預測順位:No.24 奧克拉荷馬雷霆(Thunder,來自快艇)
選秀人選:Hugo Gonzalez(SG/SF,西班牙皇家馬德里)
雷霆陣容太滿,這個順位更可能選個「海外延遲報到」的新秀。Hugo Gonzalez就是這樣的典型:打過EuroLeague、身材靈活、防守有能量,雖然進攻還很生,但已經有高強度比賽經驗。Real Madrid應該樂見他多留一年歐陸鍛鍊。
雷霆不用選能上場的人,反而最適合「放在歐洲鍋裡煮」的Gonzalez。
魔術第二輪抽卡?Maxime Raynaud 是地板型即戰力長人
預測順位:No.25 奧蘭多魔術(Magic,來自金塊)
選秀人選:Maxime Raynaud(PF/C,Stanford)
魔術後場在第16順位已補人,這順位來選空間型長人再適合不過。Raynaud雖然不像歐洲長人那樣飄逸,但勝在穩:內外皆能、籃板卡位好、有中距離、三分也能出手。他不會是巨星,但能在替補席當高效拼圖。
6呎11能投外線的前場工具人,年年季後賽的球隊都搶著要。
Nets有選擇障礙?Will Riley是高天花板的賭注
預測順位:No.26 布魯克林籃網(Nets,來自尼克)
選秀人選:Will Riley(SG/SF,伊利諾大學)
籃網今年有多張首輪籤,前面選了控球跟內線,現在輪到擲骰子挑個「高潛力爆發戶」。Riley雖然身材與投籃姿勢不討喜,但他在空手走位、外線出手時展現出不錯感覺,若未來成長能跟上節奏,至少會是個能用的替補搖擺人。
低地板、高天花板,不用急著上場,這類選手就該投資。
Nets再補禁區新血,Asa Newell成長空間超大
預測順位:No.27 布魯克林籃網(Nets,來自火箭)
選秀人選:Asa Newell(PF/C,喬治亞大學)
連續兩順位,籃網再次挑戰潛力股。Newell屬於超長臂展、機動性好,但技巧還沒開發完成的類型。他能抓板、補防、協防,空間感稍差但投籃手感有潛力。現階段還在「球場野獸→NBA球員」的轉型期,但值得一搏。
目前看不出即戰力,但培養得當,2~3年後可能變長人黑馬。
Celtics低調補人,Penda是萬金油側翼
預測順位:No.28 波士頓塞爾提克(Celtics)
選秀人選:Noah Penda(SF/PF,法國 Le Mans)
塞爾提克季末人員輪替暴露傷病隱憂,因此這順位他們挑了個能打又耐操的歐洲側翼。Penda是法國國家青年隊常客,防守、傳球、球場判斷都很成熟,進攻端還需磨練,但屬於越看越有料的球員。
低風險、高角色潛力,塞爾提克的「歐洲找寶」眼光還是一樣準。
太陽預備板凳交棒,Walter Clayton Jr.火力超充足
預測順位:No.29 鳳凰城太陽(Suns,來自騎士)
選秀人選:Walter Clayton Jr.(PG,佛羅里達大學)
老將團太陽最缺「能自幹」的替補後衛,Clayton正是這類球員。他能殺進殺出、外線穩定,防守也不馬虎,是那種季後賽打到第9人輪替時還能用的得分箭頭。NCAA四強戰打出存在感,讓他迅速竄升。
如能接班Tyus Jones的輪替時間,他會是即戰力選秀中的偷香選。
快艇最後一抽,Ryan Kalkbrenner穩定度取勝
預測順位:No.30 洛杉磯快艇(Clippers,來自雷霆)
選秀人選:Ryan Kalkbrenner(C,克瑞頓大學)
這是一筆穩中求穩的選擇。快艇預算爆炸,沒本錢錯過任何一位能貢獻的新秀,而Kalkbrenner是最保險的藍領中鋒──內線卡位、補防、擋拆配合全都能做,雖然上限不高,但至少是個能站穩NBA的「保底型」球員。
進可當可靠替補,退也不會拖後腿,在30順位是非常穩的選擇。
2025NBA選秀三大方向趨勢觀察
1. 「高中天才潮」轉向「成熟即戰力」
今年不少球隊在中後段順位傾向選擇NCAA成熟大三、大四球員,例如Ryan Kalkbrenner、Walter Clayton Jr.等。他們防守穩健、角色明確,即使上限不高,也有可能像前年的Payton Pritchard、Herb Jones一樣,馬上貢獻季後賽輪替。
2. 「歐洲派」潛力新星再起
除了以往熟悉的法國籍新秀,本屆像是Noah Penda(Le Mans)、Hugo Gonzalez(Real Madrid)、Ben Saraf(德國聯賽)等人,雖然資料量不多,但因身體條件出色與國際賽經驗豐富,在中後段順位獲得不少青睞。海外潛力新星的即戰性與長線價值再次被看見。
3. 投射能力成為「角色定生死」的關鍵
整體而言,今年不乏防守好、活動力佳的鋒線與長人,但沒有外線就幾乎掉出前段。像Noa Essengue、Asa Newell這類高機動性的球員,雖然身體條件佳,但若不能投三分就被列入「project」類型──代表需要更長養成期。
2025NBA選秀黑馬潛力股盤點:哪幾位可能「跌破眼鏡」殺出重圍?
Hugo Gonzalez(SG/SF,西班牙)
目前排名中後段,但在歐洲ACB與Euroleague舞台打出身手,若能補強控球與外線穩定度,有望成為防守型側翼新星,甚至能養成3D鋒線核心。
Collin Murray-Boyles(PF/C,南卡羅來納)
被視為低配Draymond Green:有球商、有防守、有傳球但缺穩定投射。若進入適合他的體系,可能打出意外表現,是本屆少數「能攻能傳能守」的大個子。
🔥 Jase Richardson(PG/SG,密西根州立)
命中率與進攻決策還不穩定,但具備NBA級速度與投籃基礎。若三分穩定,他可能在第2年成為板凳奇兵。關鍵看教練團是否給足耐心與空間。
2025NBA選秀各隊策略盤點:誰精準打補丁?誰在賭未來?
雷霆(Thunder):選滿還不夠,持續屯兵+儲備戰力
他們在24與15順位都選了防守型長人與可發展側翼,體現他們持續打造「壓迫式防守系統」的企圖心。不急著即戰,反而更著眼於2年後再爆發的可能。
籃網(Nets):連拿4枚首輪,亂拳打死老師傅?
從Egor Demin到Will Riley,一路掃到潛力後場與機動內線,是「全面重建」的代表隊。看似散彈打鳥,實則避險分散,總會中1~2個。
馬刺(Spurs):為Wemby打造「射手群+3D側翼」
兩個首輪順位全挑外圍投射手,從Kon Knueppel到Carter Bryant,全是能夠拉開空間、跑位接球就投的側翼,明確為Victor Wembanyama清出禁區發揮空間。
爵士(Jazz):從選潛力改選角色,暗示加速重建?
先選Edgecombe、後拿Nique Clifford與Danny Wolf,從往年「賭天賦」的節奏轉變成「找即戰輪替」的布局,似乎在回應球隊老闆說的「該起飛了」。
2025選秀會30順位全解析到這邊告一段落,每隊的選擇都藏著玄機,也可能藏著爆冷驚喜。你心目中的最大黑馬是哪一位?你又覺得哪個球隊選得最聰明、最有未來性?也別忘了,娛樂城現在不少平台都開出選秀相關玩法,趕緊一起下注討論,讓選秀不只是熱血,更變得有趣又刺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