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 2025-26賽季數據懶人包:30隊必看戰力觀察總整理

2025年NBA賽季的腳步逐漸逼近,對30支球隊來說,新賽季不只是例行的開始,更是一場關於「數字」的博弈。這裡NBA 2025-26賽季數據的數字,並不單純是場均得分、籃板或助攻,而是更深層的意義:有些代表薪資壓力與續約談判的轉折點,有些是球隊在陣容磨合中必須跨越的關卡,也有些是球星生涯曲線上的新座標。透過這些數字,我們能更快掌握每支球隊的核心課題,進而看見聯盟發展的大趨勢。

近年來,數據早已不再只是數字遊戲,它們和戰術演變、球員健康管理、甚至心理層面息息相關。像是某位明星後衛的出場時間是否能控制在理想範圍?一支新興球隊的防守效率值能否維持穩定?或是一位老將的三分球命中率,是否還能支撐整支球隊的外線體系?這些數字背後,其實都在影響比賽的走向與球迷的期待。

當我們用數字去代表一支球隊時,它不只是標籤,更像是一個解讀密碼。它能幫助我們在新賽季揭幕前,就預先捕捉到隱藏的故事線:有人正在迎來黃金期,也有人必須克服逆境;有人準備衝擊總冠軍,也有人正面臨重建的耐心考驗。2025年的NBA,將是一段由數字拼湊而成的精彩敘事,而MBM娛樂城這份觀察,正是帶你進入賽季之前的最佳入口。

30隊NBA 2025-26賽季數據

亞特蘭大老鷹:10和5

Dyson Daniels
Dyson Daniels

老鷹迷在這季確實有不少期待理由,Dyson Daniels有機會角逐最佳進步獎,而球隊休賽季的補強也被視為東區最佳。不過能否再度打進分區決賽,關鍵可能要看Jalen Johnson能成長到什麼高度。這位常受傷勢困擾的前鋒,上季僅打了36場,但只要他在場上,數據填滿能力讓人驚艷。

Jalen Johnson
Jalen Johnson

Johnson平均能繳出10籃板+5助攻的成績,全聯盟能達到這組數字的,只有 Nikola Jokic、Giannis Antetokounmpo與Domantas Sabonis;近四年來,Joel Embiid也是唯一曾做到的球員。這並不是說Johnson已經是MVP水準,但他距離全明星甚至All-NBA的行列,可能比外界想像的更近。

波士頓塞爾提克:99.5%

Jayson Tatum
Jayson Tatum

本季綠衫軍最大的損失,當然是Jayson Tatum因跟腱撕裂報銷。外界不能忽略的另一個巨大變化,是他們的中鋒輪替。根據Cleaning the Glass的數據,上季季後賽波士頓有高達99.5%的中鋒時間是由Al Horford、Kristaps Porzingis與Luke Kornet扛下,但現在三人全都離隊。

取而代之的是Neemias Queta、Luka Garza、Chris Boucher與Xavier Tillman,雖然各自有優點,但整體實力明顯不如前一批。這迫使主帥Joe Mazzulla需要在戰術與陣容運用上大幅調整,也讓塞爾提克在沒有Tatum的空窗年競爭力蒙上更多疑問。

布魯克林籃網:3

根據GeniusIQ的追蹤數據,上季有6名球員在籃網場均持球超過3分鐘,但其中5人(Dennis Schroder、D’Angelo Russell、Ben Simmons、Killian Hayes、Trendon Watford)已不在陣中,得分手Cameron Johnson也離隊。

Michael Porter Jr.
Michael Porter Jr.

新援Michael Porter Jr.能接手部分外線火力,但他不是典型的持球發動者,這意味著後場年輕球員將有更多球權。籃網今年選進了破紀錄的5名首輪新秀,磨合必然會伴隨陣痛。如果Cam Thomas順利續約,他的使用率很可能會再創新高,上季就已高達32.6%,全聯盟僅次於Paolo Banchero與Cade Cunningham。

夏洛特黃蜂:35.9%

LaMelo Ball
LaMelo Ball

LaMelo Ball上季的使用率高達35.9%,全聯盟第一,也是史上第23高。通常能拿到這種持球比重的球員,幾乎都是入選All-NBA的超級球星,但 LaMelo並未打出相應的效率。他的球員效率值(PER)創下歷史上所有35% 使用率球員中最低紀錄。

加上傷病頻繁,Ball給黃蜂帶來的更多是華麗數據與娛樂性,而非真正的勝場。這也讓人質疑:黃蜂是否應該繼續把他當作建隊核心,還是該重新思考未來方向。

芝加哥公牛:164

公牛近年來幾乎是NBA平庸的代名詞。自從DeMar DeRozan、Lonzo Ball 與Alex Caruso加入後,過去4季球隊的戰績正好是164勝164敗。

如今DeRozan、Ball、Caruso與Zach LaVine都已離隊,但球團仍未展開徹底重建。相反地,他們在交易中更傾向換來即戰力球員,而不是選秀籤。這樣的策略,預示著2025-26賽季的公牛,仍可能繼續徘徊在五成勝率左右。

克里夫蘭騎士:42%

Donovan Mitchell
Donovan Mitchell

自從Donovan Mitchell加盟以來,騎士在例行賽拿下163勝83敗(勝率 66%),全聯盟第三好。然而到了季後賽,他們的戰績卻僅11勝15敗(42%)。

雖然傷病確實影響過Mitchell、Darius Garland、Evan Mobley與Jarrett Allen,但騎士這3年來都在首輪或次輪迅速出局。即便上季繳出64勝18敗的頂尖戰績,也無法掩蓋季後賽掉鏈子的問題。2025-26賽季,他們必須證明自己不只是例行賽強權。

達拉斯獨行俠:5

獨行俠的奪冠窗口,取決於Kyrie Irving(33歲)能否在左膝ACL手術後恢復,以及狀元新秀Cooper Flagg能否立即打出影響力。

Cooper Flagg
Cooper Flagg

Flagg才18歲,就被認為是近代最頂尖的天才之一,但NBA歷史上,能在青少年時期就成為季後賽球隊先發的外圍球員,只有5人:Jayson Tatum、Luol Deng、Carmelo Anthony、Tony Parker、Stephon Marbury,而近20年來只有Tatum達成過。

獨行俠的命運不只繫於老將健康,也寄望於一位史上罕見的新秀能立刻承擔重任。

丹佛金塊:第 7 名

Nikola Jokic
Nikola Jokic

Basketball Reference有一個有趣的指標叫MVP 總票數占比(MVP award shares),計算球員每年拿到的MVP選票比例,再累積成生涯數字。Nikola Jokic在過去5季拿下3座MVP、2次票選第二,如今已經躍升至歷史第7。

他不但超越了Wilt Chamberlain、Shaquille O’Neal、Karl Malone、Tim Duncan、Kobe Bryant與Giannis Antetokounmpo,再打出一個相似賽季,甚至有機會追過Bill Russell與Magic Johnson。再往上,目標就是Larry Bird與Kareem Abdul-Jabbar。

金塊不僅在團隊層面想再衝擊冠軍,Jokic個人也在持續鞏固史上最偉大球員之一的地位。

底特律活塞:2

上季活塞戰績從全聯盟墊底的14勝,一口氣跳升到44勝,還打進季後賽。但有趣的是,他們的年輕核心人選幾乎沒有真正一起上場過:Cade Cunningham、Jaden Ivey、Ausar Thompson、Jalen Duren四人,全季只合體過2場、5分鐘。

加上去年第5順位的Ron Holland幾乎沒有存在感,活塞其實還不清楚這群年輕基石能否互補長短。新球季他們調整了老將班底,但最重要的仍是:Ivey 的外線進步是否真實?Thompson能否幫Cunningham分擔組織壓力?Holland又能否找到定位?這些答案將決定活塞的未來走向。

金州勇士:47%

Stephen Curry
Stephen Curry

勇士去年最大問題就是:只要Stephen Curry下場,進攻瞬間崩盤。數據顯示,沒有Curry與Jimmy Butler時,勇士百回合只拿104.2分,跌到聯盟第 5百分位。但在交易截止日前迎來Butler後,狀況立刻改善。

Jimmy Butler
Jimmy Butler

當Butler單獨帶隊、Curry休息時,勇士進攻效率來到百回合113.9分,落在第47百分位,雖然只是平均水準,但配合Butler帶來的防守強度(99 百分位),勇士就能撐住Curry不在時的時間。結果就是後半季23勝8敗,淨勝分全聯盟第3。

雖然Curry在季後賽第二輪受傷讓球隊陷入困境,但從整體結構來看,勇士確實找到沒有Curry也不會崩盤的解方。

休士頓火箭:1.21

火箭幾乎什麼都不缺,但上季唯一的致命傷就是半場進攻。特別是一對一單打效率,火箭場均僅能拿0.91分,全聯盟墊底之一。Fred VanVleet、Amen Thompson與Jalen Green都無法穩定在單打中創造好球。

因此他們找來Kevin Durant,而這招就像打掉唯一弱點。Durant上季是全聯盟單打效率王,平均1.21分。當比賽進入關鍵時刻,火箭可以直接把球交給Durant單挑,這讓他們徹底補齊了冠軍拼圖。

印第安納溜馬:13.6

溜馬今年的首要目標,其實不是衝擊戰績,而是為了兩年後Tyrese Haliburton復出鋪路。眼下他們有兩件事要解決:找到Myles Turner的長期替代者,以及確定哪些年輕球員值得長期投資。

Bennedict Mathurin
Bennedict Mathurin

最受關注的是Bennedict Mathurin。這名前6順位出身的得分手,新秀年令人期待,但此後數據就停滯不前。他的效率值(PER)三年分別是13.1、13.0、13.6,等於幾乎沒進步。

如果Mathurin能在Haliburton缺席期間打出突破,而不是繼續停格,那麼溜馬未來的競爭力會大幅提升。

洛杉磯快艇:14.5

快艇去年整體戰力不差,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板凳太淺。數據顯示,當中鋒 Ivica Zubac在場時,快艇百回合淨勝對手14.5分,全聯盟僅次於Jokic與 Dorian Finney-Smith;Kawhi Leonard的場上場下差值也達10.5分,排在前十。

快艇一旦主力休息,戰力差距立刻顯現。於是他們在夏天積極補強,簽下 Brook Lopez當Zubac的完美替補,還用低價合約引進Bradley Beal與 Chris Paul提升後場深度,再交易來John Collins強化前場。雖然年齡結構偏老,但這套陣容完整度更高,仍是西區爭冠的熱門之一。

洛杉磯湖人:4.4

湖人上季迎來Luka Doncic與LeBron James的超級組合,理論上應該能打出無解擋拆。但他們兩人之間的擋拆配合其實非常少,例行賽平均每百回合才出現4.4次。

相比之下,LeBron與Kyrie Irving在克里夫蘭時期平均高達15.1次,而 LeBron與Austin Reaves 有11.3次。到了季後賽,這組合的擋拆數字雖提升到9.2次,但大部分都是LeBron替Doncic掩護,反向搭配依舊罕見。

當這戰術真正發動時,湖人每次進攻平均能拿超過1.2分,效率相當驚人。若 2025-26賽季湖人能更頻繁運用這組合,戰力上限將再往上提升。

曼菲斯灰熊:30.5%

灰熊今年陷入一個尷尬局面:送走Desmond Bane,卻還是維持一套有明星、有深度的陣容。但若Ja Morant的三分投籃持續低迷,他們仍難以真正威脅季後賽強權。

Ja Morant
Ja Morant

Morant在過去三個賽季(受傷與禁賽不斷),三分命中率只有30.5%,是所有出手至少500次的控衛中最差的。生涯整體三分率僅31.6%,同樣在現役控衛裡墊底,只比Russell Westbrook稍好。

在強調空間的現代NBA,Morant必須修正外線,不然灰熊再怎麼堆砌天賦,終究很難跨越瓶頸。

邁阿密熱火:56%

Bam Adebayo
Bam Adebayo

外界原本期待Bam Adebayo在進攻端迎來突破,尤其他在三分線外開始有所進展,上季命中79顆三分,生涯前五年加總才9顆。

雖然外線開發有進步,他的整體效率卻全面下滑。Adebayo的實際投籃命中率(True Shooting%)掉到56%,是生涯新低,並且連續四年下降;他的罰球製造率與低位進攻效率同樣創低。

熱火新球季雖引進了Norman Powell來搭配Tyler Herro,加強後場火力,但若Adebayo不能在前場恢復水準,他們在東區想打進前段班還是有難度。

密爾瓦基公鹿:1

回顧2021年,公鹿正值巔峰:Giannis Antetokounmpo拿到兩座MVP,又在26歲封王成為FMVP。但自那之後4個賽季,他們只贏過1個季後賽系列。

  • 2021-22:次輪敗給塞爾提克
  • 2022-23:首輪敗給熱火
  • 2023-24:首輪敗給溜馬
  • 2024-25:再度首輪敗給溜馬

傷病確實影響過Giannis、Damian Lillard與Khris Middleton,但整體結果仍是巨大失望。這也逼得公鹿在今夏進行高額投資,試圖挽回逐漸滑落的競爭力。

明尼蘇達灰狼:21

Anthony Edwards
Anthony Edwards

Anthony Edwards的地位逐年上升。2022-23年首次入選明星賽;2023-24年入選年度第二隊,票選第七;2024-25年再次入選年度第二隊,這次名次更上升到第六。

但想成為真正的冠軍核心,他還需要再往上突破。過去21支NBA冠軍隊伍,都有至少一名現役或近期的年度第一隊球員。要奪冠幾乎必須擁有前五等級的超級巨星。

灰狼已經連兩年止步分區決賽,新賽季要解決的問題很多:如何填補Nickeil Alexander-Walker的離隊、如何分配Mike Conley的出場時間,以及讓年輕球員更多融入。但最關鍵的,還是Edwards能否躍升為真正的年度第一隊等級巨星。

紐奧良鵜鶘:2018

鵜鶘的現實問題是:他們已經自2018年以來,從未打進過西區前六。當時陣容還有Tony Allen、Emeka Okafor與Jameer Nelson,如今已是另一個世代。

上季即便Zion Williamson健康出賽,球隊戰績卻是10勝20敗,換算下來整季也才27勝水準。更何況Dejounte Murray還因跟腱撕裂養傷,整體風險更大。

他們在選秀會上為了從第23順位升到第13順位,不惜送出與公鹿共享的 2026年無保護首輪籤,這筆操作更讓外界難以理解。綜合來看,鵜鶘這賽季的上限有限,下限卻相當危險。

紐約尼克:940

尼克去年最具代表性的數字就是940,這是先發五人組(Jalen Brunson、OG Anunoby、Josh Hart、Mikal Bridges、Karl-Anthony Towns)的合計出場分鐘,全聯盟最多。

這套陣容的化學效應卻沒有如預期般爆炸,例行賽的淨勝分僅+3.2,低於所有高使用率陣容的平均值(+5.0)。到了季後賽,這組先發甚至被打成 -6.2,反而靠Mitchell Robinson與Miles McBride的板凳組合拉回競爭力,才一路闖進分區決賽。

新教練Mike Brown上任後,外界預期先發五虎的出場時間將下降,並增加 Jordan Clarkson與Guerschon Yabusele的輪替。如果尼克想要挑戰世紀以來的首度總冠軍賽,光是分擔時間還不夠,他們必須讓這套先發真正打出化學效應。

奧克拉荷馬雷霆:99.2%

2025冠軍雷霆,幾乎完整原班人馬回歸。上季所有季後賽出場時間中,有 99.2%的分鐘數將在新賽季延續。

這樣的延續性在NBA是極大優勢:年輕核心多了一年高強度季後賽經驗,團隊磨合更加成熟,而且陣容依舊深厚。上賽季雷霆創下史上最佳淨勝分紀錄,新賽季甚至還有可能更上一層樓。

他們將嘗試挑戰NBA近8年來的首支衛冕成功的球隊,奧克拉荷馬的小王朝藍圖已經初具雛形。

奧蘭多魔術:2012

魔術的關鍵數字依舊是2012,這是他們最後一次進入聯盟前半段的進攻效率排名。自從Dwight Howard被交易後,魔術的進攻長年墊底,排名幾乎沒高過第20。

Desmond Bane
Desmond Bane

不過今年或許有機會迎來轉機。Desmond Bane的加入提供了迫切需要的外線火力,加上Jalen Suggs、Franz Wagner與Paolo Banchero的健康組合,理論上至少能打出平均水準的進攻。

而考慮到魔術原本就是聯盟防守前段班,只要進攻能回到中游,他們就有潛力成為東區黑馬。

費城76人:58

Joel Embiid
Joel Embiid

Joel Embiid過去兩季合計只打了58場例行賽。自從2024年被嘲諷逃避對決Jokic之後,他僅出賽121場中的25場,出勤率慘淡到只剩21%。即使出場,他的身手也很難回到MVP巔峰水準。

健康的Embiid可以讓76人躋身東區強權,但問題是沒人能再把健康當成必然。2025-26的費城,天花板可能是爭冠隊伍,地板卻可能只是勉強打進季後賽,聯盟上下落差最大的球隊之一。

鳳凰城太陽:2032

太陽是透支未來的極端範例。雖然當前戰力不足以擠進西區前十,但他們沒有坦的空間,因為直到2032年之前,他們都不掌握自己的首輪籤。

今夏他們才把2025年第10順位首輪送到火箭,然後又在Durant交易裡把籤換回來,操作相當混亂。結果就是球隊既不具備短期競爭力,也沒有長期重建籌碼,陷入不上不下的窘境。

波特蘭拓荒者:16%

拓荒者在2024-25球季後半段打出希望,夏天更大手筆迎來Damian Lillard 與Jrue Holiday,企圖一口氣擠進西區季後賽。前場組合Deni Avdija、Toumani Camara與Donovan Clingan也讓他們防守潛力驚人。

但隱憂在於失誤率。上季拓荒者每次進攻有16%的機率發生失誤,排名全聯盟第29,只比少數幾支爛隊好。更糟的是,他們交易掉助攻失誤比最佳的 Anfernee Simons,而Scoot Henderson在高使用率控衛中失誤率排名倒數第二。若無法控制失誤,再強的防守也難彌補進攻上的浪費。

沙加緬度國王:120.9

國王新組成的三巨頭Domantas Sabonis、DeMar DeRozan 與 Zach LaVine,在上季合體超過1000回合的情況下,防守效率竟然高達120.9失分/百回合,僅在聯盟第11百分位。當Malik Monk加入組合時,防守更崩到第3百分位。

雖然部分數據可能受到對手外線手感影響,但國王陣容裡缺乏高端防守者卻是事實。進攻端他們依舊華麗,但防守短板讓這支球隊再次陷入有火力,沒辦法守的窘境,季後賽上限受限。

聖安東尼奧馬刺:30.4%

馬刺的首要課題是Victor Wembanyama的健康,他上季因為深層靜脈血栓提早報銷。若能恢復狀態,他第三年就可能入選年度第一隊,甚至奪下最佳防守球員。

另一個問題則是後場外線。新組合De’Aaron Fox、Stephon Castle(去年的新人王)、以及狀元郎Dylan Harper,上季合計三分命中率僅30.4%。Fox生涯命中率只有 33%,Castle新秀年 28.5%,Harper大學一年 33.3%。

現代NBA強調空間,如果這組後場始終無法拉開場上空間,馬刺未來可能被迫做出艱難的人員取捨,即便Wemby是核心也無法一手遮天。

多倫多暴龍:1.1 百萬美元

暴龍目前預計將超過第一層薪資圍欄110萬美元,成為僅有的六支豪華納稅球隊之一。不同的是,其餘五隊都是近兩年打進分區決賽或拿到過例行賽第一種子,而暴龍已經連續三季無緣季後賽。

Brandon Ingram
Brandon Ingram

這代表他們付出高昂成本,卻沒有對應的戰績回報。像是Brandon Ingram一年4000萬、Immanuel Quickley一年3250萬,這些大合約堆疊起來,讓陣容看似豪華卻未必合拍。結果就是:暴龍若能打出化學效應,或許能成為東區的暗馬;但若融合不順,就會淪為高薪低效的典型案例。

猶他爵士:23 歲

爵士重建已經進入第三年,仍舊持續年輕化。上季11名出場超過800分鐘的球員中,只有4人超過23歲,而他們休賽季又送走Collin Sexton、John Collins與 Jordan Clarkson,留下的老將只剩Lauri Markkanen(28 歲)。

雖然夏天補進了Jusuf Nurkic、Georges Niang、Kevin Love與Kyle Anderson等老將,但外界普遍認為球隊仍會把重心放在培養新秀身上。加上兩名新的一輪首輪選秀,以及去季因傷只打3場的Taylor Hendricks(現年 21 歲),爵士仍在試圖用大量年輕人找出未來核心。

華盛頓巫師:64

巫師在隊史上僅有兩季吞下64敗以上,而這兩季就是最近發生的:2023-24 年15勝67敗,2024-25年18勝64敗,甚至淨勝分更差。

進入重建第三年,他們依舊以年輕球員為主體,短期內不可能迅速反彈。就算有些新秀會打出潛力表現,戰績仍可能再度徘徊在20勝上下。對巫師球迷來說,2025-26賽季的重點依舊是發展而不是勝場。

NBA 2025-26賽季數據解讀

隨著2025年新賽季逐步揭開序幕,球迷們的期待不僅停留在場上的數據與球星表現,更延伸到賽場之外的互動與參與。從明星球員的狀態,到球隊戰術的調整,這些細節都可能影響每一場比賽的走向。而對於喜歡進一步參與比賽的讀者來說,MBM娛樂城平台提供了豐富的投注選項,不論是單場讓分、大小分,還是長線的冠軍預測,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玩法。

不同於單純觀看比賽,透過投注的角度切入,你會更關注數據細節與臨場變化,像是主將的上場時間、板凳深度,甚至連連續作戰的疲勞度都會成為判斷依據。這不僅提升了觀賽樂趣,也讓比賽的每一分鐘都更有張力。當然,投注終究還是娛樂的一環,適度參與、理性分析,才能在享受刺激的同時兼顧風險管理。

2025年的NBA賽季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都充滿話題性。數據解讀幫助我們看見比賽背後的規律,MBM娛樂城提供玩家實際參與的舞台。如何在數據、直覺與娛樂之間找到平衡,將會是球迷在新賽季裡最有趣的挑戰之一。